金属铜的存在及毒理学
铜,英文名 Copper, 德文名 Kupfer,法文名Cuivre,希腊文名Cuprum,瑞典文名 Coppar,元素符符号 Cu,原子序数29,原子量63.54。同位素的质量数:58(β+,3.04s)、58(β+,7.9min)、59 (β+ )、60 (β+,EC )、61 (β+,EC)、62 (β+)、63 (69.1%)、64(β+,β-, EC)、65 ( 30.9%)、66 (β-)、67 (β-)、68(β-)。
铜为天然金属,因治炼简单,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(公元前 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)便开始应用。铜在地壳中含量较富,其质量分数约为0.003 %。重要的铜矿有:黄铜矿(CuFeS2)、辉铜矿(Cu2S)及较少的赤铜矿(Cu2O)、孔雀石(CuOH)2CO3]、蓝铜矿 [2CuCO3 · Cu (OH)2l。
冶炼铜中含有质量分数为2% ~3%的各种杂质。精炼铜一般为电解法,可获得纯度达 99.99%以上的纯铜。
铜本身几乎无毒,因而很早以前人类就用铜及铜合金盛装酒、水及食品。在冶炼或热加工铜时有艳中毒现象发生,是由铜矿或粗制铜中的杂质或其氧化物引起的(如氧化锌蒸气等)。在电解精炼铜时,若电流密度过大,砷可与氢气产生剧毒的氢化砷:
H3As03 +3H2→+А2Н3 + 3Н20
电解液中硫酸铜浓度大时,除发生氢化砷危险外,还可能生成铜砷合金:
ЗCuSO4 + 2AsH3→Cu3As2 +3H2SO4
铜粉末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、发汗、牙限着色等慢性中毒;过高浓度会引起类类似流感的“金属烟雾热”的急性综合症,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1×10^-6。表面处理作业中磨抛铜时应予注意。更多详情 高德地图
